田小田
2016年,一套刊载着于坚、西川、欧阳江河、周瑟瑟、臧棣等著名诗人作品的《截句诗丛》悄然名世,随着这套诗集的到来,截句这种短诗中的极限形式随即也在朋友圈、微博上开始流行,在诗人圈中也涌起热浪。记得当时诗人雪君即对这种形式表示过喜爱,并且展示出一些过往随笔中生长出的截句,让人眼前一亮,恍若栀香一缕从心底升起。一次访问中她回答记者“截句应该是生活里最美最疼的那个片段或局部”。
截句其实就是短诗中的一种,纵向追述,可从汉魏六朝的乐府短章中打捞出她的影子,是古文学中经典的诗歌形式。落到当下便是以作家蒋一谈为代表的部分诗人拥护而出的一个可爱别名,体量纤小但气质迷人,是当代短诗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和实验空间。
因为其实验属性,所以这样的表达方式对诗艺就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写好尤其不易。诗人周瑟瑟认为此种短诗是“沙中黄金、风中鹰隼”。读完雪君老师这集《枯叶蝶》,惊叹她的这批短诗无意之间竟对应了周瑟瑟给出的这种定义,在其凝练、精湛、节制的词语里埋藏着广阔的诗歌意象,蕴藏着优秀诗歌背后的深度留白,大有梅尧臣“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之风。
“网球幻想把一场毛茸茸的爱情发给她”,短短的一句诗,却埋藏着丰富的意象,画面也由此在读者脑海里徐徐展开——青春飞扬的男生女生手握球拍,挥球拍也挥心跳,从对方掌中抛起的网球也像一颗颤动的心向“她”奔赴而来,球场上嫩绿酥软的小草整齐地晃着细腰,角落旯旮里笑眯眯的蒲公英嘴角上已别满了蝴蝶,天空明媚展开阳光的朦胧水袖。就这一句诗就此一句诗却让诗意撑开出风帆,脑补出属于每个读者的“哈姆雷特”每个读者的网球恋曲,这是多么美妙喜悦的阅读体验。你还得承认你的目光随着这种体验被钉在这短短的一行诗里竟久久无法移开,因为仅“毛茸茸”三字,就够你浸淫在这精准又美妙的语言中去挖掘诗人埋下的“不尽之意”,甚至进行意境上的再创造,这,无疑是一首成功短诗的必备后效。毛茸茸,让我们仿佛看到年轻恋人身体上清浅却又蓬勃的汗毛,更让我们联想到这纯净恋情初始的美好与温软,虽然它正在幻想之中,但不排除它必将来临。这样精湛凝练而又能拓展出诗歌外延的诗句,全集156首,几乎遍地可拾。“父亲留下许多疼痛/他的灵魂偶尔/从书架上掉一册出来/朗照我”;“菜花地伸出金灿灿的舌头/不言语/梨花在高处,掏出怀里的惊雷/划破禁境”;“想你的时候/任何美好的事物都让我担忧/想你的时候/这个世界一边是断崖,一边是末日”......
无论是驻足家乡风物时思绪上的起伏,还是穿行亲情爱情友情里对内心涟漪的细微关照,抑或沉浸于当前诗歌在场里已式微的悲悯情怀,庞雪君总能做到在极短的分行里拉开极强的张力,在笔随心走看似无意实则精心设计的的意象框里存下一些意味深长的留白,让人读后神思辽远又深度共鸣。
“大海挣破自己的身子和颓伤
把3岁的艾兰抱上土耳其沙滩
希望把他的魂灵
安放在没有战争的彼岸”
大海本是一望无际的美丽丝绸,为何现在却有“颓伤”,无多余一字,伤痕不着一墨,但张力十足呈现,带着读者迫不及待的目光继续下行。哦,土耳其在那片战乱之地的对岸,只四行四十二字便绘出孩子被跌落、被卷入、被淹没、被冲淘、被死亡的悲惨命运,这命运由谁的手造就,诗人此处给足了大量留白让读者自己参与生发,连一句谴责叩问都没有,唯用剪辑的片段淡淡地陈述着。真所谓愈隐忍愈有力量,愈冷静愈显控诉。只是在末句诗人把自己带入到大海的角色里,此时诗人即悲悯的大海,大海即悲悯的诗人,二者合力逝要把苦难深重的幼小灵魂安放到没有战争的彼岸,让他同其他孩子一样享受鸽子、猫咪、鲜花和安宁,深切的同情和痛诉在一首诗的结尾跃入高潮,字里行间弥漫着看似轻缓实则厚重的情绪开阖,诗意与诗艺在此也达到了完美融合,让人在诗语的舒缓流淌里被轻轻击中,一时竟不能回到现实之中。诸如此类的还有“小乞丐蹲在通往会所的电梯里/不言语/只伸出一双存在的手”;“漫步宁静的江岸/我翻阅地球背面的烽火/叙利亚战事升级”;“我动手撕破林中捕鸟的网/那些颤抖的羽毛/像生活/从囚笼里扑腾出来”;“对村庄/我知道得实在太少/面对延绵不断的荒芜/情愿无知包围我”。诗行虽短但不乏强力和张力,阅读的每一个瞬间,都会让你不自禁地拉开思索之弦,悟启到诗句背后隐藏的惊雷和秘密。
雪君是我一直以来非常欣赏敬重的诗人之一,在我们有限的几次聚集中,发现她对生活中撞见的美好事物葆有“多读几分钟”的热情——路边小野花、山谷小溪流、林荫下漏现的小片白云、田间地头劳作者弓曲的背影,都会被她的镜头反复探照和捡拾,为此,她总是落在人群的后边。但同时她对弱小之物不平之事又怀有深切的良善与悲悯,以至于下笔即噙充盈的艺术感染力。悲悯的情怀、深刻的思考、对个体经验的敏锐感受,让她在诗艺上制造的留白更加让人寻味,埋藏的意象更加广阔,让她的诗歌意境在精湛节制的诗语中更加厚实饱满,凭此,她又走在我们的前面。
作者简介:田小田,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第一届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作品散发《诗刊》、《星星》、《诗选刊》、《北京文学》、《四川文学》、《特区文学》、《延河》等刊物。诗作《中秋无月有感》入选2022《中国诗歌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