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票房一路高歌猛进,目前总票房已超过一百多亿,成为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冠军,也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榜前八的亚洲电影,打破了长期由好莱坞电影垄断的局面。《哪吒2》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震撼,也给人们带来独具中华文化的感动。无论是哪吒们的个人成长、家庭温情、还是家国情怀,都让每一个观影的中国人心神激荡。这是中国人才能深刻感知的情感,这种情感孕育于千年的中华优秀家文化之中,早已融浸于中国人的骨血里。以家庭为载体的中华优秀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础,它的生成和发展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伦理规范行塑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家文化也需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需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助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可见,结合现代社会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进行现代叙事是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电影《哪吒2》能打破历史,成为现象级的文化景观,就是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进行现代叙事的鲜活注脚。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个体层面的自主性人格叙事。电影中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激发无数观众的情感共鸣,追根原因在于生动彰显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个体自主性人格的追求。在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中,个体道德成长是其原点内容。《礼记·大学》中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家;欲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个体的自我成长是家国治道的起点,只有通过修身,才能齐家,进而才能治国,最终达到平天下的宏伟大愿。通过“修齐治平”,个人、家庭与国家便达到了统一,形成了三位一体的道德结构。在以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血缘宗法制度和儒家文化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铸就了传统优秀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形塑了传统中国人对“内圣外王”和“天人合一”孜孜追求的理想人格。随着我国从传统农耕社会进入到现代工业社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要求家文化塑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自主性人格,具体表现为个体的自我觉醒、自我追求和自我担当的人格特质。在电影《哪吒2》中,哪吒和敖丙的觉醒成长生动诠释了这种自主性现代人格。他们不惧外界约束,打破层层枷锁,勇于抗争,体现了作为独立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天地不容,那我就扭转这乾坤”和敖丙的“若前方无路,那我就踏出一条路”都是其生动注脚。当个体有了独立自我意识后,便会主动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电影结尾哪吒掷地有声地回答想试试改变这个世界,正是彰显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当个体有了自我意识并勇于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还应强调自我的担当,这是自主性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影中哪吒扛起父母的安危、陈塘关百姓的生死就是自我担当的最好诠释。简言之,电影《哪吒2》正是通过生动诠释这种现代社会的自主性人格激发出了人们深深的情感共鸣。
“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
家庭层面的温情叙事。电影中殷夫人对哪吒的“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的临终嘱托让无数观众潸然泪下,唤起了人们对家庭的情感归依。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家文化形成的基本场域。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共同铸就了“家国同构”的社会建构模式,在这种社会模式下,人们的生产生活主要是以家庭为载体的,家庭是人们生存发展的根本,人们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在本质上也是家庭管理方式的延伸和发挥。诚如《礼记·大学》里所言,齐家是治国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因而在传统社会,如何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这不仅包含夫妻之间的“夫义妇顺,以和为贵”、父子之间的“父慈子孝,孝老爱亲”、也有兄弟之间的“兄友弟恭,长幼有序”等价值观念。然而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加强,男尊女卑、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等愚昧落后的家庭伦理规范被强化,家庭逐渐成为被“三纲五常”“三纲六纪”等伦理要求禁锢的经济政治文化共同体。随着从传统社会进入到现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被逐渐打破。家庭的伦理规范和治理原则不再是社会和国家治理的依托,取而代之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治理的一系列治理原则和法律法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家庭的关系、结构、功能和价值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革故鼎新的变化。家庭从原来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回归到它最原初和最本质的作用上,即人类社会最私密、最富有情感的共同体。电影《哪吒2》正是体现了这样的家庭温情叙事。李靖和殷夫人之间的平等和睦、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是对现代夫妻关系的生动诠释;李靖和殷夫人不惧世俗成见给予“魔丸”哪吒无尽的信任和支持,是对现代亲子关系的鲜活描绘;申公豹与弟弟之间的温情互动,是对兄友弟恭的现代表达。
“我肩负父母的性命,陈塘关百姓的安危,受这点罪又算什么”
国家层面的家国叙事。电影中哪吒面对生死困境的“我肩负父母的性命,陈塘关百姓的安危,受这点罪又算什么”的话焕发了观众强烈的“家国情怀”。在中华优秀传统家文化中,家国叙事是其根本内容。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传统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下,我国逐渐形成了“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这是个人生命秩序、家庭生存秩序和国家运行秩序三者的深度耦合。这种道德格局不仅约束着个体、家庭和国家的价值定位,也凝聚起中华民族,铸就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家国天下”已成为一种文化理念、一种民族精神融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随着家国同构社会制度的彻底瓦解,“家国天下”的道德格局被赋予了新的道德内涵,从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个人国家利益共同体过渡到现代社会的以契约责任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明晰现代社会个体、家庭与国家的关系,强调个体把对家庭的情感上升到对国家的认同、对人民的奉献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的家国两相依的辩证关系,“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电影中哪吒从最初的叛逆少年到成为守护陈塘关的英雄,就是通过个人命运与家庭情感的刻画,又进一步拓展到对守护家园、对老百姓无私奉献的国家叙事,正是契合了这样的现代价值观。这种层层递进的情感表达,唤起了观众对“家国天下”的情感共鸣,也加强了观众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
作者简介:
向 楠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法学博士。